Scientific research

科学研究

最新成果工程管理方向一(王雪青)

2024-06-11

  最新成果:多阶段大规模群决策的决策者进入退出机制与演化关系研究

  原标题:A study on exit and entry mechanism and evolution of relationships between decision makers for multistage large-scale group decision-making problems

  作者:Guo-Rui Yang, Xueqing Wang, Yu-Xin Liu, Shu-Ping Lin, Jingjun (David) Xu

  发表情况: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24,Volume 237, Part A, 121343

  编者按:新全球化背景下的复杂风险管理是天津大学复杂管理系统实验室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逆全球化思潮、新冠疫情、俄乌冲突等黑天鹅事件将各个领域的风险防控问题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实验室力求运用复杂管理系统的范式和方法,揭示这类复杂风险问题背后的共性原理并提供解决方案。本文为该方向骨干王雪青教授及其团队的最新成果之一。

  一、研究背景与理论意义

  随着全球化、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结构的深刻变革,决策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复杂决策问题不断增多,多阶段决策的需求也变得愈发突出。现代决策问题不再是单一事件,而是一个需要连续、系统和协同解决的复杂过程。因此,现代决策理论和实践必须适应这一变化,开发和应用新的方法和工具,以优化多阶段大规模群体决策问题的解决。

  多阶段大规模群体决策问题由同一背景下多个独立的大规模群体决策事件组成,需要大量决策者在多个阶段中进行连续的协调与决策。工业园区设计是一个典型的多阶段大规模群体决策问题。确定工业园区的发展方向包括确定主要产业、确定次要产业、产业协同规划、产业发展战略和空间布局战略五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大量决策者达成共识。

  因此,如何在各个阶段有效协调大量决策者的意见,以达成一致并实现整体目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核心科学问题。本研究提出了一个新的综合框架,旨在有效促进多阶段大规模群体决策,满足时代背景下的管理需求并解决实际中的复杂问题。

  二、主要内容

  本研究提出了一个综合框架,用于解决多阶段大规模群体决策过程中的关键挑战。该框架涵盖了六个关键子过程,包括计算决策者意见权重、衡量决策者意见共识程度、向决策者提供推荐方案以帮助其修改决策意见、决策者选择是否接受推荐方案、决策者关系演化以及决策者退出和进入机制。

  本研究的框架解决了三个关键挑战。首先,本研究在每阶段决策结束后设计了决策者退出和进入机制,以确保能够排除不合格的决策者进入后续决策阶段,保证决策者的决策能力符合决策要求,并保持决策者之间良好的信任关系。其次,本研究允许决策者之间的关系通过建立新的连接和更新信任水平来动态演变,以适应决策过程中的变化。第三,本研究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为每个决策者生成个性化的推荐方案以帮助其修改决策意见。具体而言,本研究计算了每个决策者接受不同推荐方案的概率,并以增加群体共识度的期望值作为目标函数,确定了每个决策者的最佳参考源(其他决策者的决策意见)和修改率,从而生成其推荐方案。最后,通过数值模拟和对比实验,本研究证明了这些方法在提高决策者之间达成共识效率方面的有效性。



  三、科学贡献与管理启示

  在科学贡献方面,本研究提出了一套新颖的决策框架,为解决多阶段大规模群体决策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引入动态关系管理和个性化推荐方案生成等创新方法,丰富了现有多阶段大规模群体决策理论的研究范畴,推动了相关领域的理论进展。最后,通过模拟和实证验证,证明了提出方法在提高决策者之间达成共识效率方面的有效性。

  在实践层面,本研究为复杂的多阶段大规模群体决策事件的管理者和参与者提供了重要的实践启示。首先,本研究提出的决策者退出和进入机制使得实践中的决策者管理得以优化,帮助管理者有效筛选并选择适合的决策者,从而提高了决策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其次,本研究设计的决策者动态关系演化过程可以有效指导对决策者之间关系的动态管理,使得团队能够灵活应对决策过程中的变化,促进了决策者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和维护。此外,个性化推荐方案的引入也使得每个决策者的意见修改方案更具针对性,促进决策者之间的共识达成,为实践提供了可靠的支撑和指导。